近年來,我市以省商務廳組織創建轉型升級示范市場、商務部商品市場優化升級專項行動為契機,按照“統籌規劃、合理布局、提質增效、鼓勵創新”的原則,積極引導商品交易市場優化升級,推動市場走規?;?、平臺化、品牌化、信息化發展道路,并取得了一定成效。2021 年,我市成交額超億元的商品交易市場共87 家,其中,成交額超千億的有5家,超百億的有10 家。已初步形成以中國常熟服裝城、中國東方絲綢市場、張家港玖隆鋼鐵物流園等一批全國性市場為龍頭,區域性市場為骨干,地方性市場為補充的,層次分明、布局合理、流通高效的有形市場體系。我市在轉型升級方面的主要做法如下:
(一)優化市場環境
鼓勵市場加強載體升級、立面改造,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市場整體形象,通過主題商城、多功能商業綜合體等項目建設,提升消費體驗。江蘇蠡口國際家具城大力換新市場形象,拆除標志性“B 棟”商場,新建蠡口智慧家居社區(一期)項目,同時對東方明珠、順德館、金利源、美圣龍、新天地1、3 號館、喜來登、超時代等10 家商場進行外立面改造升級,2022 年預計再改造5 家,至2025 年整個市場立面改造率達到65%。常熟服裝城先后投入20 多億元,對招商場區域、男裝中心區域、童裝中心區域、鞋業中心區域、綜合市場區域、女裝市場區域等區域進行市場載體升級改造,目前,多項工程已竣工投運,市場環境加速提升。
(二)強化能力提升
一是拓展平臺整合能力。發揮平臺企業“以大帶小”作用,促進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展,逐步形成集成服務、協同產業的平臺經濟生態,打造供應鏈綜合平臺。玖隆鋼鐵物流園立足于打通鋼鐵上下游產業鏈,以“規?;?、網絡化布局、供應鏈集成、智能化管理、一體化服務、平臺化運作”為發展理念規劃,重點打造華東地區鋼材物流的“信息中心、交易中心、結算中心、價格中心、加工中心”五大中心,著力建設輻射全國及國際市場的“倉儲配送、延伸加工、電子商務、保稅物流、融資擔保、商務配套”六大綜合性服務平臺。目前,已初步集聚了一批以船舶配套制造、鋼材深加工、物流運輸為代表的規模型、實體型龍頭企業,園區已被評為江蘇省級示范物流園,園區基礎配套設施利用率不斷提高、各項服務功能與集聚效應日益顯現,在華東及周邊市場開始形成較強的影響力與號召力。
二是提升綜合服務能力。引導鼓勵商品交易市場提高服務能力,完善交易結算、檢測檢驗、倉儲物流等基礎服務;引導市場開展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促進電商服務、人才培訓、金融、技術等公共服務平臺和國內高校、協會和專業機構合作。江蘇化工品交易中心推出了智慧物流服務平臺2.0 版本——蘇交網,增加了貨款支付通道,實現了在線交割、在線支付、收付同步,提升了交易的便利性、安全性和快捷性。蘇州南環橋市場著重建設完善“三平臺一中心”,即智慧園區管理平臺、智慧冷鏈物流平臺、質量安全追溯平臺、電子交易結算中心,提升市場精細化、科學化管理、冷鏈物流數據化、質量安全追溯管理水平,提高市場交易結算效率。江蘇蠡口國際家具城對銷售人員進行全面業務培訓,提高服務質量,增強從業人員技能和素質,并計劃在2022 年每季度開展一至兩次培訓。中國東方絲綢市場擁有外貿服務中心、電子商務中心、檢測中心、紡織科技中心、知識產權中心等13 家公共服務平臺,充分發揮公共服務平臺的作用,為企業提供優質便捷的公共服務,提升中小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使中國東方絲綢市場在中國紡織行業內的影響力提升、交易方式拓展、研發創新、品牌運作等方面均有新的突破。
(三)加強創新融合
一是推進內外貿融合發展。借助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一體化、“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積極搭建市場溝通交流平臺,鼓勵市場跨行業跨地域互聯互通、資源共享,支持有實力的大市場探索發展海外分市場,拓展域外空間,搶占國際市場,促進內外貿融合發展。中國東方絲綢市場通過舉辦“千客萬商進盛澤”“盛澤面料萬里行”等活動,組織市場企業積極參加國際國內各類紡織專業展會,積極與歐美、亞洲、江浙滬等地專業采購商對接,搭建買賣雙方面料交易平臺,有效提高供采雙方通過洽談達成交易的可能性,使盛澤面料不僅活躍在上海、深圳等大城市,更走出國門,遍布法國、美國、德國、香港等國家及地區。
二是推動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充分應用現代信息技術,發揮市場的品牌、營銷、運營以及展示體驗等優勢,通過建立電商專業平臺、建設網上商城等路徑,探索實體市場與虛擬市場相互依存、互為促進的商業模式和實施路徑。中國東方絲綢市場著力探索市場線上展示與線下交易相結合的“O2O”模式和跨境電商模式,打造東紡云APP,建設網上東方絲綢市場,形成了以國家電子商務試點企業中國綢都網、江蘇省電子商務示范企業市場交易中心、云紡城、宜布網為主體的電商服務集群。玖隆鋼鐵物流園積極發展電商平臺業務,在銷售規模、產值、品種結構和市場影響力等方面躋身國內鋼鐵電商第一方陣,線上業務逐步從單一服務于沙鋼向周邊市場進行輻射,覆蓋整個華東地區。
三是推動業態創新發展。通過建立新品發布中心、創意設計坊、電商直播基地等,推動跨界融合,創新營銷方式;加強技術創新,拓展主營業務,延伸產業鏈。常熟服裝城大力發展直播經濟,有計劃地引導商戶入駐頭條、抖音,對接淘寶、快手,嘗試發展“專業市場+新零售”的新興業態,成立直播辦、商學院、常熟直播電商服務中心、中服網科團隊等,引進拼量網、杉數科技、盟眺、東北電商直播基地等企業,整合專業導師團隊,同時圍繞常熟產業帶特色,逐步形成極具區域特色的樓宇式直播載體。江蘇化工品交易中心借助清算通拓展交割品種,通過科技賦能實現效益升級,主要交割品種由乙二醇進一步拓展為鐵礦石、鋼鐵、有色金屬、油脂等其它交割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