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市加快推進鮮活農產品直供社區示范工程建設,通過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發展農產品社區直供點105個,以及農產品社區直供店十余家,建起了鮮活農產品社區“直供點+直供店”的連鎖經營模式,讓不少市民嘗到了不出社區就能買到實惠菜的“甜頭”。
以目前運作較為成熟的農產品電子商務交易網站鮮易達為例,該網站一頭連著生鮮基地,以保證蔬菜、肉蛋、水果、糧油等“平價”供應,另一頭則連接著生鮮產品冷鏈配送的終端——其自主研發的“智能保鮮柜”,實現了農產品線下社區直供點覆蓋。消費者只需在網站進行注冊下單,系統就會自動生成訂單,并同時傳送到鮮易達合作的生鮮基地,基地會根據下單的品種、數量裝盒,然后統一放到分揀中心進行包裝,再由全程冷鏈配送到各個小區。第二天只需到社區的“智能保險柜”就能把產品“領回家”。像鮮易達這樣利用電子商務、物聯網、冷鏈運輸等流通新技術,發展“訂單農業”的農產品流通新模式,環節少、費用省、質量有保證,并且具備連鎖經營的現實優勢和電子商務的發展前景,可以說代表了未來生鮮交易的新方向。
由大型農產品流通企業主導的鮮活農產品社區直供店,則是另一種具有較強生命力和市場發展前景的流通模式。在春江花園小區門口的益健農產品直供店里,前來買菜的王女士告訴記者,“不用遠兜遠轉、不用挑挑揀揀,在家門口就能買到跟超市、農貿市場一樣新鮮又實惠的蔬菜,農產品直供店真是方便了我們。”在這家面積約七八十平方米的小店里,記者發現,貨架上整齊地碼放著40多種蔬菜,還有一些糧油米面,價格基本都比農貿市場便宜一些。該農產品直供店由宜興市益健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連鎖經營,中間無菜販經手,所以不但品質有保障,而且比市場上大多數蔬菜更新鮮,價格更便宜。
推進直供點、直供店建設,不但有效減少了農產品從田間地頭到市民餐桌的中間環節,提高流通效率,降低農產品損耗,農民可能增收消費者也能多受益,有利于解決農產品流通“貴在最后一公里”問題。目前,市商務局正在大力推進鮮活農產品直供社區示范工程建設。預計到2014年底,鮮活農產品直供社區的模式將在我市全面推開,屆時作為示范的大型流通企業主導型鮮活農產品社區直供店將增加到30家,線下農產品社區直供點也將擴大至200—300個。
(無錫市商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