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市場環境、消費習慣的變化,批發專業市場作為商品鏈節點的中轉功能和區域分拔的覆蓋功能在逐步減小、萎縮,可租賃面積已顯供過于求。在市場批零兼營的嘗試中,商品品種較為單一的局限以及管理技術的落后,制約了零售客群的引流,市場調整面臨較大的挑戰。批發專業市場如何抓住契機,實現新的突破,獲得更高的商業地位,這是一次商業格局的重新洗牌。日前,筆者采訪了無錫盛陽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龔志勇。龔志勇介紹說,市場的發展始終圍繞抓調整、促轉型這根主線進行運作,從起步時的貝康包裝材料有限公司到創辦食品城,從開設水產品經營業務到如今 以發展水產品批發為主導、副食品批發為輔助,打造集交易、展示、倉儲、加工、配送、商務等功能于一體的現代食品城。龔志勇認為,一個企業的地理位置本身就蘊含著一定的商機。貝康包裝材料有限公司處于312國道附近,是輻射無錫全市的一個交通樞紐,同時又處于無錫市食品園內。早在無錫食品園區域整體建設改造之初,龔志勇就敏銳地捕捉到這個商機,他決定利用好本廠區的地理優勢上的潛力,輻射式開發出了以水產批發為重心的盛陽食品城。現主要經營副食品現貨批發、零售、倉儲、物流等,其中以水產品批發零售、海鮮產品批發零售、海鮮產品餐飲加工為主要特色。盛陽食品城項目規劃總占地面積約為200畝,總投資為8.5億元,總建筑面積35萬平方米,共分三期實施。2010年12月盛陽食品城建成開業,運行以來,以清晰的經營思路、扎實的管理模式、安全優質的商品和熱誠的服務,贏得了無錫及周邊地區廣大消費者的信任和青睞。2013年9月為適應市場需求開設水產品經營業務,每天全市有270多家農貿市場水產攤位從這里進貨,日成交量已達到魚40萬斤、蝦12萬斤、蟹8萬斤,成為無錫東北片水產批發集散市場中的無冕之王。
盛陽食品城以滿足無錫市民對各類安全優質副食品不斷增長的需要和促進無錫副食品批發流通行業走向現代化為己任,自投運以來,始終牢牢繃緊食品安全這根弦。市場借助先進的軟件和硬件管理,建立了完整的網絡平臺,對進入市場的每一件商品,都能從源頭掌控、過程追蹤其質量安全。同時,市場還成立了安全質量監督小組、經營戶監督小組,做好自檢自查,并通過“一票通”形式實行質量問題市場先行賠付,逐步走上“市場經營商場化”的模式。此外,市場還聘請了工商、稅務、質量部門派出專管員進駐市場,聘請全國質量萬里行活動專家來指導監督,以此來規范經營戶的經營行為。盛陽食品城對產品的嚴格把關,直接保證了錫城老百姓飯桌上食品的安全性,對進貨渠道的調整使錫城老百姓能吃上更便宜的水產。盛陽食品城下一步的改造升級目標是實施水產品批發交易區二期工程、改擴建冰鮮交易區、建設市場配套的制冰廠及貯冰庫、建設水產品網絡商務交易平臺和水產品專用冷藏車物流配送設施。
目前,以肉類、冷凍食品等為主的天鵬食品城和以蔬菜果品為主的朝陽農副產品市場,加上盛陽食品城開設的水產品業務,使無錫食品科技園的經營業態更加豐富,經營格局更加完善。有利于無錫東北片整個食品結構的完善,彌補了無錫水產銷售市場布局的不足,促進了區域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