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于促進內貿流通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從推進現代流通方式發展,加強流通基礎設施建設,深化流通領域改革創新,改善營商環境等四個大方面推動內貿流通發展。 在推進現代流通方式發展方面,一是規范促進電子商務發展。進一步拓展網絡消費領域,推進商務領域大數據信息服務平臺建設,促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加快推進電子發票應用。完善市場主體住所(經營場所)管理。鼓勵支付產品創新。二是加快發展物流配送。加強物流標準化、信息化、專業化、社會化、組織化建設。推動城市配送車輛統一標識管理,保障運送生鮮食品、主食制品、藥品等車輛便利通行。允許符合標準的非機動快遞車輛從事社區配送。經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第三方物流和物流信息平臺企業,依法享受高新技術企業相關優惠政策。三是大力發展連鎖經營。推進發展直營連鎖,規范發展特許連鎖,引導發展自愿連鎖。 日前,商務部副部長房愛卿在全國商貿物流工作會上說,電子商務和網絡零售“多品種、小批量、高頻次”的特點,要求有精確、及時、可靠、安全的物流配送體系與之配套。但當前我國商貿物流發展總體滯后,不適應電子商務迅速發展的需求,甚至成為制約瓶頸。因此建立符合電子商務和信息化時代消費需求的高效物流配送體系,已變得十分迫切,特別是物流的網絡布局,網倉的分揀、集散功能和最后一公里的配送能力成為電子商務發展成敗的關鍵。 另外,第三方機構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數據顯示,網絡零售從2011年的8019億元增至2013年的18851億元,預計2014年將上升至27861億元。業內預計,各類電商、服務商、貨品供應商與零售商的深度合作,將呈現更多體驗、社交、生活服務和購物融合為一體的全新商業模式。 在加強流通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一是推進商品市場轉型升級。探索采取設立農產品流通產業發展基金等模式,培育一批全國和區域公益性農產品批發市場。支持全國農產品跨區域流通骨干網絡建設。城區商品批發市場異地搬遷改造,政府收回原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后,可采取協議出讓方式安排商品批發市場用地。二是增加居民生活服務設施投入。鼓勵建設大眾化服務網點于一體的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培育一批多功能鄉鎮商貿中心,擴大家政服務供給。落實好新建社區商業和綜合服務設施面積占社區總建筑面積比例不低于10%的政策。三是推進綠色循環消費設施建設。培育一批集節能改造、節能產品銷售和廢棄物回收于一體的綠色市場、商場和飯店。 商務部市場秩序司司長常曉村曾表示,近年來,在大眾消費領域出現了如淘寶網、大眾點評網等網絡平臺企業。它們通過建立消費者線上交易評價和線下體驗線上評價的綜合評價機制,較好地解決了這些市場中的信任問題。 在深化流通領域改革創新方面,一是支持流通企業做大做強。形成若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零售商、批發商、物流服務商,支持商業銀行擴大對兼并重組商貿企業綜合授信額度,推進混合所有制發展。二是增強中小商貿流通企業發展活力。加快推進中小商貿流通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完善小微商貿流通企業融資環境。三是推進內外貿融合發展。進一步擴大市場采購貿易方式的試點范圍,打造一批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管理規范、輻射面廣的內外貿結合市場。 在改善營商環境方面,一是減少行政審批,減輕企業稅費負擔。最大限度取消和下放涉及內貿流通領域審批、備案等行政事項,實行涉企收費目錄清單管理。進一步推進工商用電同價。二是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著力消除地區封鎖打破行業壟斷,落實跨地區經營企業總分支機構匯總納稅政策,完善零售商、供應商公平交易行為規范及相關制度。三是加大市場整治力度。集中開展重點商品、重點領域專項整治行動,依法懲治侵權假冒違法行為。四是加快推進商務信用建設。建立和完善國內貿易企業信用信息記錄和披露制度,依法發布失信企業“黑名單”,推動建立健全覆蓋線上網絡和線下實體店消費的信用評價機制。 此外,《意見》還就支持生活性服務業發展提出幾項具體政策。鼓勵超市、便利店、機場等相關場所依法依規發展便民餐點;加快生活性服務業營改增改革步伐,加大小微企業增值稅和營業稅的政策支持力度,進一步促進生活服務業小微企業的發展;完善銀行卡刷卡手續費定價機制,取消刷卡手續費行業分類,進一步從總體上降低餐飲業刷卡手續費支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