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無錫盛陽食品城有限公司
一個人在沒有強制性外在規(guī)則的情況下,依然能夠自覺按照規(guī)則行事,能夠拿出誠意、多站在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在人與人的交往中往往會形成一種良性循環(huán)與互動?!睹献印るx婁上》有句名言: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這句話的意思是——及其真誠而不能使人感動,還從來沒有過這樣的事情;不真誠,就沒有能使人感動的。這是說明“誠”在人際交往中的重要性,本文以《明山賓誠實賣?!愤@則故事,來向大家闡述這一道理。
南朝梁時明山賓擔任某州從事史(事務官),正好赴上早災,莊稼顆粒無收,百姓饑餓難耐。為民擔憂的明山賓決定打開糧倉,放糧給老百姓。掾史(州郡縣佐吏)周顯良卻認為此事非同小可,必須報告朝廷。但是等到朝廷下達命令,只怕州里的老百姓早就餓死了。明山賓猶豫了一下,毅然決定私開糧倉,并說:“朝廷怪罪下來,我一人承擔!”
為了維持放糧時的秩序,明山賓下令約法三章:不排隊的關押十天;冒充窮人來領糧食的關押十五天,多次來領米的關押十五天;拘禁期間,家屬也不能領米。告示張貼后,百姓們都嚴格遵守約定,放糧井然有序。
一天,一個叫李虎的中年男子急匆匆地跑到放糧處,沒有排隊便領米。其實李虎也是情急無奈——三歲的兒子已經(jīng)餓得生了病。但士兵卻不問緣由,便將他關押起來。十天后,李虎回到家時,發(fā)現(xiàn)兒子已經(jīng)奄奄一息了,李虎大罵妻子為什么不去領米,妻子淚流滿面:章法規(guī)定一人被抓,家屬也不可以領米。李虎一聽,將滿腔憤恨記在明山賓的頭上,發(fā)誓要讓明山賓家破人亡。
就在這時,明山賓私開糧倉的事被朝廷知道了。朝廷大為震驚,并派命官前來追查。周顯良很是擔憂,但明山賓卻心靜如水,他說:“我早就說過,出了事我自己承擔!”他吩咐周顯良負責放糧,自己則等待朝廷的發(fā)落。
明山賓萬萬沒有想到的是,跟隨他多年的周顯良為了取而代之,竟然會背地里要陰招:朝廷命官讓周顯良找?guī)讉€老百姓調查情況,結果找來的都是在放糧中有所不滿的人,其中也包括李虎。李虎當著朝廷命官和周顯良的面,大罵明山賓,并說出自己慘痛的經(jīng)歷。朝廷命官得知此事后,大發(fā)雷霆,認為明山賓私自開倉并非救民心切,而是別有用心。他當即將明山賓革職,并終身不再錄用。
明山賓默默地帶著夫人回會稽(今浙江紹興市)老家了。但李虎并沒有善罷甘休,他竟然背井離鄉(xiāng),千里迢迢去尋明山賓報仇。但是,他到了會稽后,找遍所有的豪宅大院,卻沒有找到明山賓的家。其實,明山賓一家住在一間茅屋里,度日艱難。無奈之下,明山賓決定將家中唯一值錢的東西——一頭黃牛牽到集市上去賣掉。
明山賓來到集市,往牛脖子上掛了一塊價牌——“紋銀三兩”。行人都很驚訝:“這么壯實的一頭牛竟然只賣三兩銀子?!”明山賓一經(jīng)提醒,便想更改價牌,但一個年輕人眼疾手快,搶在明山賓換牌之前,堅持買下這頭牛。明山賓說一不二,以三兩銀子的價錢將牛賣給他。行人見了都說明山賓傻。
明山賓回到家,把賣牛的經(jīng)過告訴妻子,妻子哈哈大笑,說:“這頭牛能賣三兩銀子就不錯了。”原來,這頭牛幾年前曾得過漏蹄病。明山賓一聽,說:“那買牛的人不是吃虧了嗎?”他匆匆忙忙趕到集市,已不見年輕人蹤影,便四處打聽,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終于找到了年輕人,反復說明情況。但是那年輕人卻以為明山賓是嫌牛賣得太便宜,想反悔了,所以執(zhí)意不肯退還,兩人就在路邊拉拉扯扯……
說來也巧,正好被李虎撞見。李虎一見明山賓分外眼紅,拿出匕首,想趁機刺殺。但是,當他看見明山賓身上穿的是粗布衣服,又得知他生活拮據(jù),竟然到了賣牛求生的地步,不由得疑惑了。
而明山賓并不知道李虎與自己有仇,還誤以為年輕人是李虎的兒子,便將病牛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訴李虎,還說:“買賣總要誠實,如果得過病的牛被當作好牛賣掉,我心里會不安的?!崩罨⒁宦牐挥傻脧男闹匈潎@明山賓是個真君子。
李虎說出當年之事,得到明山賓一番解釋后,滿腔的仇恨也頓時煙消云散了,因為他認為一個品德如此高尚的人是不會做出危害百姓的事的。
這則故事明確告訴大家一個道理;“真誠”在人際交往、為人處世中是多么的重要,是一切的基石。自己不喜歡、不認同的事,不要強加在別人身上,這是人類社會生活應該普遍遵循的基本準則。當自己要做某件事情時,要善于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如果自己都不愿意遇到這樣的事,就一定不要去做了。要將心比心,培養(yǎng)與人為善的處世態(tài)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與盛陽諸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