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第二屆中國農產品供應鏈大會在重慶舉行。會上,多位經濟研究專家、農貿中心研究專家表示,目前,農產品流通變革勢在必行,“但電子商務無法替代農產品批發市場?!?BR> 隨著電商經濟的崛起,作為產地端、消費端連接最緊密的流通主體,農產品批發市場首當其沖受到沖擊與影響。 “農產品批發行業走了30多年的路,現在到了要爬坡的階段。像過去弄一大批貨賣完輕易就可以賺到錢,現在已經不可能了?!眹鴦赵簠⑹?、全國城市農貿中心聯合會高級顧問劉志仁告訴中新網記者,最近十年,中國的批發市場、食品市場和農產品市場的變化速度是世界最快的。 “受到各種因素影響,農產品批發行業現在困難很大。所以更要下定決心創新,只有創新才能出現新的動力?!眲⒅救收f,在當前形勢下,農產品批發市場單靠傳統的動能已經不能持續發展下去,“必須形成新的動能,加大投資力度,強化基礎設施,引進先進技術設備,才能產生新動能?!?BR> “商品集散、價格形成、信息發布、提供服務,這是農產品批發市場最基本的功能。但是現在我們電商配送、前端延伸,讓‘新零售’這個詞出來了。如果互聯網把農產品批發的集約化、組織化提升以后,我們批發市場面臨的問題就大了?!笔澜缗l市場聯合會副主席、全國城市農貿中心聯合會會長馬增俊說,當下中國農產品批發市場的變革勢在必行。 “不管電商、互聯網怎么發展,農產品批發市場一定是物流的分撥中心和配送中心,所以物流是最主要的。現在電子商務的發展非???,但是物流沒有(發展)。我們的批發市場,恰恰是一個市場內物流和市場外物流的結合點。如果我們把一些適應新形式的功能發展起來,一定會獲得一個比較好的結果,也能解決當前的一些問題?!瘪R增俊表示。 “現在我們國家的城鎮化率突破57%,整體來說已經進入了消費升級的窗口期。當前情況下,農產品消費體驗上會出現很多新模式?!眹鴦赵喊l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青說,目前中國消費升級和供應鏈的創新互動已經開始,消費結構升級和新技術的深度應用,使供應鏈的重構已經開始。 “我們現在所說的供應鏈和五年前、十年前所說的供應鏈概念不完全一樣,現在特別強調一些新的技術和商業模式在供應鏈、價值鏈重構中的作用?!蓖跚嗾f,比如說農產品批發領域,很多批發商已經開始整合全國或者全球的資源。 “農產品批發市場如果繼續沿用以前那種物業出租的方式,是無法轉型成功的。”王青說,提供更多的流通增值服務,甚至直接介入到上下游業務中,讓結構中金融、數據等增值比重不斷提升,或是農產品批發市場轉型的路徑之一。 “現在很多人把電子商務和農產品批發市場對立起來,我認為這種看法不對。電子商務替代不了農產品批發市場,農產品批發市場也替代不了電子商務。這兩者各有優勢,只有把這兩者融合起來,才能形成核心競爭力。”商務部原副部長房愛卿表示,網絡和實體店各有優勢,網購在商流、信息流、資金流方面有明顯優勢;實體店在物流、體驗和服務方面也有優勢。 “現在不能把電子商務和我們的批發市場對立起來,它們應該走向融合發展。你只有把這二者結合起來,才能產生新的優勢。”房愛卿說。 (本文來自中國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