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消費拉需求,提振市場信心
一、 概況
2019年止,無錫各類商品市場364家。行業分類:生產資料市場(不含農資);工業品小商品市場;建材家居市場;農副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
2019年無錫市場協會在全市364家商品市場中抽樣四十個重點市場,成交總額4241億元,同比增長12.5%;從業人員11.4萬人,同比增長8%。據了解:農批市場的供應量已占全市85 % 以上,生產資料供應量3500億。現在的商品市場已和市民、企業息息相關,也是就業的重要場所。今年一季度應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成交總額相比下降33%。其中:生產資料市場負增長42.3 %;家居建材類市場負增長48.7%;工業品小商品負增長77.5 %;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同比增長2.1%;農貿市場同比增長1.3%。四月份由于復工復產、復商復市全面的推進,市場成交量有所回升,有些市場(生產資料市場)已接近去年同期水平。預計今年上半年有望完成去年同期80%左右。
二、當前市場反映的主要問題和困難
結合2020年1-3月份抽樣數據分析和對各行業市場走訪調研情況來看,在當前復工復產、復商復市情況下,市場反映的突出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1、市場需求減少,商品銷售不暢。有些商品產品的社會保有量均已相當規模,增加了增量回升的難度。商品市場主要服務的鋼鐵、機電五金、建材家居、工業品小商品、農副產品等,雖然制造企業已復工復產,但需求量同比在減少。商品出口受阻。日用工業品小商品雖已逐步恢復,但與以往購銷兩旺的景象還有很大差距。
2、市場經營負擔持續加重。2019年虧損市場同比2018年下降5 % 左右,但虧損面仍舊占到15 % 左右,今年上半年只增不減。主要體現在:銷售費用增長、管理費用增長、財務費用增長、職工薪酬增長加上疫情影響,一些市場與業主、經營戶為各自租售利益引發的多種矛盾還需要一個維穩過程的成本。
3、今年一月疫情發生以來,產地產品銷售方式改變和人們居家生活習慣一旦形成,會對實體市場、消費市場產生極大的影響,乃至出現斷崖式下跌,使部分市場收入因疫情影響大幅度減少。
三、對策建議 盡管目前無錫商品市場碰到了的問題前所未有,但從總體上看,我市各類商品市場開辦者、經營者的精神狀態是好的。農副批發市場、農貿市場自新型冠狀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堅持在防控保供第一線,至今沒有停供一天。受疫情影響暫時停業的市場,市場管理方堅守崗位,做好本市場的疫情防控,做好沒回家過年經營戶的防疫和生活保障。為減輕經營戶的經濟負擔, 穩住商戶,各市場實行租金減免,多則近千萬,少則幾十萬。疫情期間,組織市場內共產黨員、經營者募捐錢物支援湖北、武漢。復商復市時,我市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的各項優惠政策快速落地,更是提振了各類商品市場的信心。
面對當前商品市場存在的問題和促消費拉需求的要求建議:
(一)堅持整體規劃,做好土地有效供給。根據全國各地市場的發展經驗,其中有一條就是做好動態的規劃工作,建立各類商品市場規劃與城鄉建設,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銜接機制。特別是對我市產業鏈配套的專業市場土地需求應給予適度支持。
(二)加強市場配套建設,推動商品市場整合改造。構筑涵蓋信息技術,智能智慧,現代物流,展示展銷,旅游購物,金融服務,價格引導等功能的綜合性交易市場。全面改造具有公益性的農產品(農貿市場)基礎設施同時做好智能化建設,讓市場經營業主在智能化管控下做到自律經營。探索批發市場與產地合作新思路,為錫城市民提供更好更優惠的商品服務,解決好老百姓日常關注的操心事、煩心事,讓生活在無錫的人們更加舒心、放心。
(三)繼續給予商品市場的政策引導和支持。給予商品市場在品牌建設、誠信建設、安全建設、智能化建設等創新工作的政策支持。對商品市場領域的互聯網、線上線下融合等新技術開發與應用給予適當政策傾斜。希望各級政府繼續關注無錫市經濟領域中不可缺失的商品市場。
二O二0年五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