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無錫日報 微信公眾號
民營經濟是無錫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

2022年無錫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9831.24億元,占經濟總量的比重為66.2%;民營規上工業實現產值14269.28億元,比上年增長12.8%。
民營企業的貢獻還在進一步加大。今年上半年民營企業實現增加值1590.24億元,占規上工業的54.8%,增加值同比增長12.0%,對全市工業增長貢獻率達74.8%。
如何更好地
培育民營經濟經營主體
實現民營企業的高質量發展?

9月6日,無錫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發布《關于進一步促進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圍繞民營企業發展需求,針對性提出21條具體舉措,以政策集成創新賦能無錫民營企業做強做優、加快發展。



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是民營經濟成長壯大的沃土,也是廣大民營企業家的熱切期盼。
為進一步強化公平競爭制度支撐,全面清理對民營企業設置的不合理限制和隱性壁壘,提升民營企業對發展環境的滿意度,《實施意見》提出,重點圍繞完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公平競爭審查機制、公共資源交易規范等方面,加強各類政策中涉及公平競爭內容的審查、落實、評估、清理等全鏈條工作,全面實現市場“非禁即入”“非限即入”、資源交易“一視同仁”,強化競爭政策“基礎地位”,保障民營企業公平競爭。
以公平競爭制度為民營經濟做基礎支撐,以法治保障穩民營經濟長遠發展。《實施意見》聚焦民營企業及企業家合法財產保障、監管方式優化、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通過完善產權司法保護機制,包容和鼓勵創新交易模式和結構,推廣設立“知識產權保護服務前哨”,發揮無錫知識產權法庭作用等舉措,推動“涉企輕罰免罰清單”落地生效,加快實現企業生產經營“無事不擾”,不斷提升民營企業發展安全感。



要素獲取成本較高,這是民營企業發展的一大阻力。提高資源要素保障能力,提升民營企業資源供需的適配度,《實施意見》重點圍繞融資、用地、用人、用能等企業反饋的關鍵需求,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優化民營企業融資環境,打造尚賢湖基金PARK等一批股權投資集聚區;加強民營企業用地服務保障,推動上市公司集聚區和總部基地規劃建設;拓寬民營企業用工渠道,實施優勢產業鏈、卓越產業鏈人才引進計劃等重點領域舉措,鼓勵企業用足用好現有融資、人才、補貼等政策,實現普惠性政策和服務“一站直達”“免申即享”,持續放大政策效應。
民營企業是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主體,也是集聚科技創新要素的重要載體。為持續激發民營企業創新活力,《實施意見》加大了對民營企業創新創造的支持力度,重點圍繞民營企業培育壯大、改革創新、戰略發展等關鍵節點,對中小民營企業加快“專精特新”支持引導,對科技型企業加速入庫培育,對民營優勢企業、龍頭骨干企業鼓勵兼并重組成為行業領軍,同時高度重視和支持社會資本聯合研發、技術攻關、轉移轉化、示范應用等創新合作,激發民營企業創新創造活力,推動民營企業融入國家、省、市戰略布局,充分把握發展新機遇。



近年來,民間投資整體呈現規模穩步擴大,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持續走高。為持續激發民間投資活力,《實施意見》從提高民營企業在能源、社會服務、重大工程項目建設、國際業務等領域的參與度上給出答案。加大對民營企業投資支持力度,助力民營企業挖掘新市場、開拓新領域,充分釋放內在投資需求。
如:在電力、電信、鐵路、石油、天然氣等重點行業和領域放開競爭性業務;鼓勵民營企業以獨資、合資、合作等方式依法參與舉辦職業教育學校;對納入各級重大項目清單的民間投資項目,按規定給予建設用地、資金支持以及行政審批綠色通道等政策便利;支持企業搭建境外平臺,鼓勵企業在境外設立辦事處、銷售部門等機構,幫助民營企業走出去。
民營經濟的發展依賴于有力的制度支撐、完善的法治保障、自由競爭的市場環境,也仰仗于敢闖敢干的社會氛圍、暖心的政府服務。

讓民營企業在錫成長發展盡享“顧客式”超強體驗感。
《實施意見》從社會氛圍、政商關系、企業服務等方面著力,通過組織實施“基業長青”青年企業家培訓教育工程,推進設立“無錫太湖企業家書院”,聘請“親清監督員”,開展“民營企業服務月”活動,全力營造“尊商重商”的社會氛圍、構建親清有為的政商關系、提供“有求必應”的企業服務,實現企業服務感受度全方位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