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降中趨穩三季度中國GDP同比增速6.9%,略低于上半年的7%,亦為近6年來中國GDP增速首次跌破7%。環比看,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8%,速度與二季度持平,略低于去年三季度環比1.9%的增速。產業結構來看,三產業增速8.6%,較二季度加快0.1個百分點,貢獻率繼續上升至58.9%;二產業GDP同比增長5.8%,較二季度的6%繼續放緩,更低于去年3季度7.3%的增速,貢獻率也創歷史新低的36.7%;一產業增速呈季節性回升,對GDP增速貢獻平穩。 三駕馬車:投資回落、消費回升、進出口回落2015年1-9月份,投資39.45萬億元,同比10.3%,環比投資增速增長0.68%。3季度經濟回落,投資繼續下滑,基礎設施建設仍然保持高位,國家投資仍然以此為主,“穩增長”意圖明顯。房地產、采礦業等出清仍未結束,經濟在下滑中尋找底部。從資金來源看,資金到位有一定的回暖,預算內資金到位增速上升,財政支出相應增加。地方政府債務約束、銀行惜貸、對各種衍生產品清查這些都抑制了投資的上行,近期其他資金來源開始回升,但整體來講資金到位情況依然不理想,投資增速仍將小幅下滑。預計2015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穩步下滑,投資增速2017年有望重啟。 2015年9月全國消費品增速同比小幅回升,消費自5月份以來穩定回升,社會消費額平穩回升,創出新高。9月份消費出現結構分化,限額以上企業消費統計,第一,居民的基本生活支出快速上行,同比增速19.6%,比上月回升7.2%。但對服裝鞋帽、日用品和藥品的消費回落。第二,與房地產相關產業的支出相應增加,家具消費回升3個百分點至19.1%;建筑及裝潢材料回升2.5個百分點至23.2%。第三,汽車類消費下降,9月份對汽車的消費為2.7%,比上月回落2.5個百分點。第四,石油價格下滑,但對石油及制品的消費小幅回暖,跌幅縮窄1.6個百分點至-7.2%。2015年我國消費品零售市場進入平穩時期,新增消費額增加平穩。 2015年9月,我國進出口總值3507.73億美元,其中出口同比下滑3.7%,進口同比下降20.4%,貿易順差603億美元。出口9月份同比回落減弱,出口金額比上月增加88億美元。9月份月出口額小幅突破2000億美元,預計4季度出口單月金額會繼續上行。進口9月依然下滑,進口金額比上月增加85億美元,進口同比快速下滑是由于去年同期基數過高導致。進出口貨運量9月份上行,出口和進口貨運量同比分別上漲29.6%和2.2%。2015年9月,進口大幅下滑,受去年高基數影響,同比回落幅度較大。國內經濟不振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低迷,以及匯率高企制約外貿的主要原因。PMI新訂單與新出口訂單有小幅回暖,進出口繼續惡化可能性不大。 中長期信貸回升有助經濟企穩9月融資情況略有改善,人民幣信貸、委托貸款和債券融資增長都十分顯著。人民幣信貸增加1.05萬億,仍是社會融資中堅力量,居民和企業中長期信貸雙雙回升。外幣貸款和股票融資明顯回落。在外占下降背景下,M2增速穩中略有回落,但M1增速持續回升,顯示國內投資消費等實體經濟活動有所增強。持續降息對刺激企業和居民加杠桿略見成效。9月CPI再度回落,長期國債利率持續回落,經濟仍在出清軌道上,四季度仍有降準降息空間。隨著兼顧改革的穩增長政策逐漸加碼,預計經濟下行壓力短期將有所緩解。改革有望加快推進。 地產投資增速繼續放緩、回升仍需等待9月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速繼續小幅回升,住宅待售面積回落,但總的待售面積環比仍在增加,房地產投資增速延續回落態勢。開工有所加速,新開工面積降幅縮小,施工面積增速提高,但土地購置面積降幅繼續擴大,反映開發商對未來的市場預期仍不樂觀,房地產投資回升仍需等待。 “中式寬松”兼顧改革和穩增長在政府托底作用下,三季度中國經濟延續緩慢出清走勢。從三駕馬車的情況來看,目前經濟回落的壓力仍然較大。三季度財政支出明顯發力,地方債務置換和盤活財政存量等措施有效釋放了地方政府的投資能力,中長貸回升也將助力經濟趨穩,但財政收入低速增長仍對未來財政政策持續發力構成一定制約。與此同時,8月新匯改雖造成了不小波動,但一個更為市場化、更為靈活的匯率機制得以展現。也使得國內貨幣政策的獨立性更強。隨后降準降息并未加劇資金外流,反而在內外因素作用下,人民幣匯率開始趨穩,外匯占款降幅得到控制(9月有較強的季節性因素干擾),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走勢也趨穩。同時國內股市企穩,長債收益率明顯下行,各項改革穩步推進。在資金外流形勢可控情形下,未來降準降息仍可期待。為加強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新一屆政府采用的穩增長政策與過去不一樣,與海外的QE式擴張政策也不一樣,是從國家的資產負債表入手,通過改革和創新,進行降低債務壓力和去風險,同時實現擴張的“中式寬松”。在一系列“中式寬松”措施下,經濟將在緩慢出清中積蓄新一輪增長的動能。(來源:巨靈信息)
|